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一个关键词:合作共赢。
从年初开始,不少新能源车企之间的合作,都是颠覆认知级的。
5月初,长安和吉利摒弃前嫌,围绕新能源、智能化等产业生态,开展了战略合作。
5月底,特斯拉Model Y用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,开启了特斯拉使用中国品牌电池的先河。
7月份,大众花了50亿找小鹏买技术,双方签署了战略技术合作协议,打开了外资与新势力合作的大门。
11月底,长安和吉利,相继加入蔚来的换电朋友圈,使换电市场从“各自为战”走向“合作协同”。
在上周,长城发起了“共同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环境测试水平”圆桌论坛。
论坛邀请了三十多位来自行业权威机构、产、学、研和媒体的专家,一起探讨如何推动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测试。
在懂车帝的冬测风波后,这场论坛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“测试自由”,带来了更多想象。
一场新能源环境测评的颠覆战,正在悄悄打响。
新能源车过冬,测试也要卷起来了
上周“多家车企质疑懂车帝冬测”冲上热搜。
起因是懂车帝发布了《2023懂车帝冬测》,在严寒天气下对多款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进行了测试排名,测试结果引起了多家车企高管的质疑,直呼测试“不专业”。
余承东带头怒怼“不科学”,长城、吉利、起亚等车企纷纷跟进质疑“欠严谨”,这种车企“围攻”垂直媒体的情况实属罕见。
懂车帝风波背后的本质问题是,汽车测试标准的完善程度,跟不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高速发展。
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,全年销量预计将达到约940万辆,相较去年的688万辆,同比增加了36.6%。
对于车企来说,高速增长背后,产品的安全性是产业实现跨越和变革的核心,也是车企的重要卖点。
而新能源汽车续航数据的含金量,和油车的油耗、性能同样重要,不仅能看出一辆车电池的配置,还能看出一个品牌实力的高低。
因此,公正、专业的测试,是新能源车企的刚需,也符合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。
对消费者而言,新能源车抗寒测试结果,也是选车购车的重要决策依据。
尤其是对北方城市的车主来说,抗寒性很有必要进行测试,车主能根据测试结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。
但现阶段新能源车测试中,行业内普遍缺少统一标准,这也就导致各类第三方机构或媒体均采用不同的测试标准,结果也不相同,使得其公正性、一致性、严谨性无法保障。
今年3月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《“第三方测评”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》,中消协共计350家“第三方测评”账号进行了体验式调查后发现:
93.1%的“第三方测评”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,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;
55.7%的“第三方测评”涉嫌存在商测一体、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;
37.2%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“第三方测评”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;
35.7%的“第三方测评”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。
可见,大多媒体测试缺乏专业机构的参与和监督,这会让很多车企在产品上付出的努力大打折扣。
从行业发展和需求层面看,共建科学合理的评测标准,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趋势。
解决真痛点,论坛放出两大狠招
标准和规则的制定,并不是单一的战术动作,而需要在企业的带领下,集全行业智慧共同解决新能源车环境测试中存在的痛点和难题。
如何找到最适用、可复制、高效破局的方法?这次论坛各行业专家,围绕两个关键词进行了探讨。
第一个关键词:公正全面
测试的核心是客观和公正,客观和公正的核心则是专业与严谨。
测试中的一丝不严谨,就会导致一款产品受到不正确的评价,甚至小细节上的疏漏,会让一个拥有丰富评价体系的测评节目失去它应有的价值。同时,不客观、不公正以及不科学的结果还会损害经营者商业信誉,破坏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。
对此,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给出建议:“在高质量的市场和舆论环境,需要行业机构、媒体朋友与中国车企一起共创共建。”
长城汽车总裁穆峰
这次论坛联合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、中国汽研、招商车研、中汽中心、天检中心、长春中心、天津大学等十多家专家学者和十多家行业头部媒体,从新能源产业、专家学者、权威媒体、测评专家等多个角度出发,以求打造公正全面的测评舆论环境。
对于如何构建公平、公正的测试标准和测试体系,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观点足够有代表性:媒体评测标准要遵循科学、严谨的原则,才能得出有参考价值的结果。
毕竟,高质量的舆论环境,是推动中国汽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。
第二个关键词:极致专业
在会上穆峰表示,高质量发展不是零和博弈,不是你死我活,而是回归造车本质。
造车的本质就是对复杂度的管理。
放在新能源汽车环境测试上,就是要从复杂的产品和用户痛点出发,给出专业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在论坛上,长城带领各方专家,不仅在方针政策上给出了七项倡议,还呼吁带领同行帮助第三方媒体,把细致专业的测评能力尽快落地。
比如针对各家媒体测评标准不统一的痛点,长城汽车率先为媒体开放测试资源,支持媒体朋友在这一平台上开发、开展更多专业视角的测试项目,全力推动媒体创作高质量内容。
不仅如此,长城汽车还会在明年夏测中开放相应的测试资源,以提升夏测的科学性、严谨性。并呼吁同行开放测试资源,提供测试车辆,推动早日出台更加专业严谨的新能源汽车环境测试标准。
整个论坛的核心就如穆峰所说,开放共赢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球人类共识。
专业的事做到极致,才有颠覆的底气
当下大环境仍旧严峻,新能源汽车测试环境标准的建立,势必是场持久战。
而论坛的战略意义,也不只是创新交流这么简单,更是一把信号枪,标记出一条成长路径和心智入口。
对行业来说,大会提出了很多切实的解决方案,让大家对新能源测评环境的未来发展,有了更多信心。
长城汽车作为中国头部车企代表,有33年的造车经验,他们的测试标准是结合国家标准、全球标准、企业标准,积累出的一套领先全球的专业汽车测试系统。
这个系统能聚焦整车核心性能,满足最严苛的全球化标准验证体系,涉及能耗、动力、操稳、充电、乘员舱气候以及环境适用性等维度,贴合全球用户实际用车环境。不仅能以211项测试标准构建⻓城新能源汽车环境试验标准框架,覆盖常规环境测试,还能模拟全球极温极寒评测环境,通过56项测试科⽬,21个硬核测试设备,覆盖极热、极寒、高温高湿以及高海拔等极限环境测试和验证,拥有国内遥遥领先的全环境测试和验证能⼒,能够保障整车产品设计质量,实现产品高质量交付。
未来,企业专业测试平台再加上第三方媒体的公信力,能让媒体测试内容更有公信力,也能成为除了车企自身和科研机构之外,另一个有分量、有价值的评价手段,真正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。
对车企来说,长城起到带头作用,为以后更多车企共建标准创造了想象空间。
一个合理的续航测试流程,要控制除了受测车和测试指标以外的所有变量。
以美国公认最接近日常的实际续航数字的 EPA 续航测试为例,为了得出一台车的续航如何, EPA 把测试的流程分成了四个大部分,分别是城市工况、高速工况、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。
不管什么车,只要是在做同一项测试,那么它的车速、加减速的幅度、测试的时间、测试的里程都是完全一致的,时间精确到秒,速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,里程精确到 10 米。
想要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的地位升高,共同呼吁标准,打造高质量的舆论环境,是中国汽车企业和媒体共同的责任和义务。
长城作为车企老大哥,在行业面临共同难题时,不加入混战,而是反应迅速勇于担当,这背后蕴含的是长城的领头羊精神。
长城第一个开放旗下所有的专业测试场地、专业测试工具、专业测试人才及专业测试科目,能最快最有效地为新能源汽车测试提供最好的测试平台,打造最公平公正、专业严谨的测试环境。
开论坛呼吁更多同行一起重塑中国汽车高标准,为中国汽车严把品质关,更是能为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出海铺平评测和认证道路。
对新能源市场来说,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从业者的探讨和互动,支持国家“建设同高质量发展、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”,也是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军国际市场的底气。
汽车的高质量发展不是百米短跑,而是一场长跑马拉松。速度固然重要,但质量更加重要,这就需要包括企业、媒体、专业机构在内的多方长期共同努力。
结语:
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要抓住这个趋势,需要足够的前瞻性。
长城早就抓住了测评环境标准统一的趋势风口,在过去几十年里,积蓄技术力量,通过这次论坛整合行业资源的同时,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环境测试,以更高标准面向全世界,持续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更高质量发展,让中国汽车品牌更具全球竞争力。
从这个角度看,大会讨论形成的倡议和方向,对于整个产业的影响,是世界级的。
夯实自己实力的前提下,为行业贡献力量,这才是大厂最该做的事。